查看原文
其他

岐黄薪火 第30期 | 刘凡:“心”之所向,救死扶伤

刘凡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心血管内病科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瓣膜及大血管病学组委员,脑心同治专委会委员。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医学科研论文20余篇。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30年,深耕临床一线,在心血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对心血管急重症的抢救具有较高的水平,对心力衰竭、心脏康复、双心疾病及晕厥、眩晕等交叉学科均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及射频消融等心血管介入治疗。

学术渊源

岐黄薪火

刘凡主任医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医教研工作30年,先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基地进修学习,临床工作中重视基础医学,善于从疾病的病生及解剖基础去认识疾病的本质。擅长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同时,重视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内科非介入诊治。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对临床医生这个岗位、对事业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千方百计带领全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了科室守门人和大管家的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学科。

学术思想

岐黄薪火

狠抓临床基本功

刘凡主任医师非常重视对临床医生基本功的培养,对医生“采集和书写病史”“体格检查”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均作严格要求。病史询问强调“刨根问底”的重要性,牢记医学前辈张孝骞教授的经验(50%的诊断可以从病史中获得),重视从病史询问中发现患者疾病演变的蛛丝马迹,要求会抓重点,会判断和鉴别患者病史叙述中的真真假假。体格检查要求细致全面,严格做好基本的望、触、叩、听四步查体。在查房带教中,刘凡主任会把听诊器摆在听诊部位,拿手比量着告诉下级医生及规培、实习医生,患者是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还是其他病理性杂音等。重视临床医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临床诊疗中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程序和严谨的态度。要求下级医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接受教育的习惯,不断提高理论、增长知识、提升技术水平。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防病治病水平,当好一名临床医生,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注交叉学科疾病

近年来,在心血管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同时合并精神心理问题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精神心理问题可以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样会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的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也可能以心血管的躯体症状为表现形式。因此形成了心血管与心理医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双心医学,具有类似与不良情绪与心境相关的心血管躯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则被归为“双心疾病” 的范畴。在既往传统的专科诊疗中,往往忽视了心脏器质性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导致“双心疾病”患者经过规范的专科诊治后却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进而反复就医。刘凡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团队多次参加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心脏与心理(双心)健康诊疗技能提升培训班”,提高科室对双心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提高疾病识别能力及临床诊疗水平,在“双心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视心脏康复

 刘凡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成立了心血管病科介入导管室,目前已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和腔内旋磨术、冠状动脉的光学像干断层成像(OCT)、人工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等心内介入治疗手术。心血管系统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其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相对于住院时间,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院外。刘凡主任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患者出院后的心脏康复。以冠心病患者为例,对冠心病的治疗不仅在临床治疗的阶段,而是放眼于整个冠心病的病程,将临床治疗与心脏康复相结合,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心理、教育、药物和运动等多方面全程化关注,包括住院期间开展院内心脏康复(Ⅰ期康复)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的恢复,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减少再住院。避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运动耐量减退、低血容量、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提醒戒烟并为之后的院外早期康复(Ⅱ期康复)提供全面完整的病情信息和准备等。刘凡主任先后派出科室数名医生外出进修心脏康复专业学习,培养了专业的心脏康复师和心脏康复治疗师。同时,科室配备了专业的心脏康复评估设备(运动负荷心电图)、监护设备(遥测运动心电监护系统、心电可穿戴设备)、运动训练设备(跑步机等有氧运动设备)和常规急救设备(除颤仪、抢救车等),对体外反搏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发表科研论文数篇。此外,科室设立了完善的随访制度,以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心脏康复全程化的开展。

促进医患交流

刘凡主任医师以2015年心血管病科病房搬迁为契机,加强科室医患沟通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年来,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对患者和家属关心的诊断、治疗、手术、用药等问题,耐心地解释说明,多与病人进行一些感情沟通,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高度重视患者回访工作,保证回访率大于90%;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科室服务的意见并及时改进。不断提升科室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促进医患沟通畅通和谐。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视病人如亲人,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科室在病房为患者提供了便民箱(免费提供纸杯、雨伞、手机充电线等)、免费科普书籍和报纸等物品,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深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病

科室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现代化”的理念,重视中医学术传承,带领团队在中西医结合进行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科室何文锦副主任医师从首届全国名中医张西俭教授,重视体质辨识,尤善脉诊。彭杰副主任医师师承于国医大师段亚亭、首都名中医刘如秀、重庆市名中医胡陵静等多位名医。科室医生团队具备坚实的中西医知识深度和广度,针对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病机,制定了科室中医治疗的协定处方“温肾活血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深得患者好评,以该方进行的临床科研成果已发表科研论文数篇。

紧抓人才培养

刘凡主任医师在科室年度质控会议上强调:“道门口院部心血管病科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小而精的发展理念、提高诊治疑难重症的能力,不拼规模拼能力,不拼数量拼质量,看别人看不了的病,救治别人救治不了的病人,这才是科室的发展道路。”科室的发展主要在于人才的培养。要锻造出一支操作有规范、管理有制度,技术和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队伍。他要求全科医护人员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孜孜不倦地做好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将救人于痛苦危亡之中视为医生的天职,时刻践行“病人的利益永远高于自身的利益”的行医准则,尽最大努力治病救人。科室将有计划地系统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心脏专项技术的心脏专科医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努力与教学医院的专科诊疗水平比肩。

薪火传承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心血管病科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心血管病科是重庆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示范中心。重庆市中医院胸痛中心,重庆市级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合作医院,重庆市心衰中心及重庆市房颤中心联盟建设单位。

科室建立了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中医优势显著,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的学科发展模式。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现代化”的理念,在开展先进现代医疗技术的同时,传承中医经典思想及临床经验。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及内科病、老年病,特别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的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按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医诊治,配合规范化西药治疗,缩短病人的疗程,减少复发率,同时拟定了系列的科室协定方剂。

科室现有床位52张,诊疗门诊3个,拥有大C臂DSA、体外反搏仪、倾斜试验检查仪、运动平板仪、动脉硬化测定仪等先进诊断及康复设备,配置有心脏介入中心和心脏康复中心。现有各类专业人员32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博士1名,硕士10名,硕导1名。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奖2项,专利6项。

往期精选

岐黄薪火 第29期 | 邓扬嘉:生死相托 无悔坚守

岐黄薪火 第28期 | 罗真春:中西并重筑堡垒,守好疫情防控&急危救治两道防线

岐黄薪火 第27期 | 李勇:守护生命的“铅衣人”

岐黄薪火 第26期 | 胡陵静:国粹中医除痼疾,扶正抗癌起沉疴

文稿:李   瑛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徐衍笛 史文俊 庄文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